2020 年 5 月 29 日 

1. 字詞意義

任何爭辯若要有實質進展,則必須先確定該爭辯的用詞,否則雙方無法真正對話。例如,當甲說「地球很大」而乙反對地說「地球並不大」,看似兩者意見衝突,不過,如果實際上其實甲所說「大」的意思是相較於日常生活的物品,如蘋果、桌椅等,乙則是採天文上星球大小作比較,如木星、太陽等,那麼二人的命題並沒有不一致。若甲跟乙可以確定彼此所謂的「大」是什麼意思,而且也都明白及同意對方如此使用,那麼原本的衝突便可化解。

在該篇文章中,會產生可能的主要疑慮是「有意義」是什麼意思,不同的脈絡下會有不同結論。因此,在正式論述前,會先對意義本身探討其意義(the meaning of meaningfulness),而除此之外,因論題牽涉到會影響論證的概念,故另闢第一節專門處理這些字詞意義。

1.1 多元社會

多元相對於的是單元,是指社會中有更多的聲音和包容力,不只是傳統一言堂的封閉文化。尤其在新自由主義發展下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從流動性緩慢的固定社會中解放,不再局限於一個既定的思維中成長。甚至,網際網路、交通發達、加上金融經濟的影響,人的關係建立可以無遠弗屆,社群軟體的大量使用造成資訊流通快速,連帶形塑無數的次文化和特有人際接觸。例如,台灣近幾年的政治則明顯有「網軍」操弄,利用大量資本在網路上意圖混淆媒體識讀,讓部分公民透過匿名的假資訊而產生不真實的認知,像是「蘇啟誠」一案。

台灣在這樣的世界下,特別是從威權體制轉型成民主開放, 即千禧年後明顯出現年代間的對立。多數經歷野草莓和太陽花的青壯派,擁護較為開放激進的思想如同性婚姻;而早年生活在戒嚴時期卻有經濟起飛體驗的老年派,則相對保守地反對同婚法案。不論如何,現在的台灣確實存在多元的聲音,因為民主國家保障各項自由,而非過去管制媒體和言論。

1.2 大學

大學是在歐洲中世紀的由教會逐漸改變成的學術機構,到了現代更是脫離宗教意涵,而獨立其身作為培育研究人才的主要場所。這個定義一直都沒有變過,但是由於台灣的「當地特色」,使得考取大學成為任何人不可或缺的經歷,甚至是研究所亦然。該歷史背景和文化因素將留置2.1.2進一步說明。

1.3 有意義

意義是具有自主意識的個體所賦予的,隨著意義而生的意向性則稱之為價值。例如小明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類,能夠選擇他所要做的事,而如何選擇的判准則是他相信的價值,像是他選擇買咖啡而不是果汁,其原因是他認為咖啡比較「好喝」。在這個例子中,「好喝」成為一種價值,小明依循之而選擇買咖啡後,他做了一件對他而言是有義意的行為。如果他認為果汁不好喝卻仍購買,若無任何不可抗力的因素阻止他選擇更好喝的咖啡,則小明會認為自己做了件沒有意義的事。

價值是主觀的,並且只由當事者可以賦予自己的行為意義。例如一隻破舊的懷錶,若是自己過世的父親送的最後遺物,則對他而言那將是極具意義,不容摧毀或替代的物品;不過對不認識的路人來說,或許全新且功能齊全的錶才更「好」,因為破舊的懷錶就像其他無數不能用的東西一樣。因此,唸大學是否具有意義,得從個人出發,由他自己決定要賦予甚麼意義。

2. 教育的本質

接續上述,然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將論題的答案直接訴諸個體,而是試圖分析現今的台灣社會具有多元價值,唸大學是否仍然是必經之路。並且若要回答這個問題,必須釐清教育與大學之間的關係。

2.1 為甚麼念大學

2.1.1 四一零教改

在過去能夠考上大學代表著贏家,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名聲。原因是當初台灣經濟正從工業轉向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,有著漂亮的學歷就能夠搭上起飛的第一班車,成為目前金字塔頂端的社會階級。這個現象一直維持到至少20~30年前,見以下主計處統計圖。另外,隨著經濟金融化,各地的貧富差距街逐漸擴大,而中產階級多數相對愈發貧困,只有少數可以登上塔尖。

因此屆時的知識份子和社會氛圍,皆持續不斷發聲希望可以廣設大學,讓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,進而所有人的收入也會跟著提升。這個措施就是九五年的四一零教改。儘管仍然有不少實業家不是靠著高學歷出身,像是前台塑集團的王永慶,卻挽救不了高等教育被稀釋的局面。

最後的結果是大學文憑變得不值錢,考上大學的門檻也逐年下滑,而出現滿街的學士生、碩士生。過度普及的高等教育導致原先希望藉由大學培育人才的機會消失,因為不可能人人都適合做學術研究,而且學術研究的缺額也並非這麼多人。雖然近年來部分大學招不到人的新聞時有所聞,可這不意味著台灣需要的人才不夠,而是優質的學術環境被破壞,讓許多「非專業的學者」充斥高教。然而台灣的大學法卻因為教改而保障甚至鼓勵更多系所的開設,無疑是落入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準下滑的惡性循環。不過,如此有問題的體制為何能持續存在這麼久?這個問題或許和過去的台灣社會有關。

2.1.2 家長心態

在第一節的時候有提到現在台灣有明顯的老幼兩派對立,或多或少有對應到家長與孩子這兩個族群,像是總統大選甚至出現父母與孩子撕破臉的狀況。這些家長成長在經濟起飛的年代,只要肯努力就可以有所成就,其中不乏技師或工科生,因為甚至其實七零年代技職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是差不多的。但是,此成長經驗另外留下「讀書」會更好賺錢、更輕鬆的印象,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學。

這個想法並非空穴來風。根據左圖,較為富有的家庭其子女通常教育水準也較高;因此相反地或許可以推論,如果讓自己的孩子有較高的教育程度,或是考上較高水平的大學,那麼他們的日子會比較好過,因為收入會比較高。這是教改後約第一批學生的數據,恰好對應到戒嚴時期的父母實際的家庭收入。

理論上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支持以上推論,但根據普遍的社會感受,相信有不少父母是持有這樣的想法,否則難以催生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這部火紅的台灣電視劇——內容大量諷刺成績至上的家庭教育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千禧年後的學生從小就被灌輸「一定要念大學」的想法,時日至今仍然如此。

2.2 唸大學?

上述的情境導致不只教育現場,包含網路文章、影片等,都出現許多「讀大學是沒有意義的」的意見。理由很單純,因為在校所學的知識,對於未來幾乎沒有幫助,以至於大學似乎成為學生辛苦唸完十二年國教後,終於可以玩樂放鬆的時光。這些聲音甚至來自義務教育的老師,像是「現在努力一些,未來大學就輕鬆」類似的話,變相成為鼓勵學生學習的動力。

現在年近而立的青年反思自己過去大學時期的經驗,多半認為那段時間或許值得做更有意義的事,至少比起學習在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識有幫助,或是少數真正有意義的不在大學本身,而是社團活動或學生自治等。因此,問題從剖析教改後的社會環境,回到究竟對人來說,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,以及念大學能帶來什麼意義。

2.3 回歸教育

2.3.1 意義

回顧第一小節提到的,如果念大學具有意義的話,那仍然是人賦予的,建立了一套價值而決定做這件事。例如,儘管小美在職場上發現自己適合服務業,在大學生涯中唸了非常多畢業後運用不到的知識,也不認為課外事務有多少幫助,卻依然相信唸大學非常的有意義,因為豎立一個「大學至高」的價值。那麼或許在他人眼中,小美做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,然而小美自己卻認為她完善了人生,沒有任何後悔甚至竊喜做了對的事。

只是其他絕多數人的價值觀與小美不同。他們認為一生僅有一次,沒有任何永恆的事務,自己死後的漫長的時間流逝終究會抹去存在的痕跡;他們發現自己唸了許多科學知識來了解世界真理,卻只帶來更多的存在危機感,似乎具有自我意識僅僅是,得知洪荒宇宙的故事與自己無關。既然如此,那就只有靠自己來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、做什麼樣的事,而擁有自由意味著能夠由自己選擇價值。

2.3.2 多元社會

這也回到最初解釋字詞時,論題提及的多元社會。由於當代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下,人不再與過去傳統般,成長在一個既定框架下,好比捕魚社會代代都是相傳捕魚給孩子。然而,網際網路、交通等建設使得人能夠脫離框架,尤其是台灣千禧年後的孩子是直接生活在民主和全球化的國家,他們能夠接觸到的觀點將引導他去定義自身,就像老話一句「人人都是獨特且平等的個體」。

另外,有賴於當代科技的發展,出現過去不曾存在過的行業,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網紅或稱Youtuber。這些人靠著在影音平台上拍攝各式主題的影片,以點擊率或觀看次數換取收入,這導致有些孩子的夢想從過去太空人、消防員等變成網紅。這轉變倒不失為好事,而是若放在上一代的父母眼中,則會成為不知讀書只知道玩,未來會考不上好大學的樣子。新生代追尋自己的夢想,企圖滿足自己的生命意義,好不留情的與父母的價值觀衝撞,又不知多少家庭問題從此產生。

本質上,雙方都沒有做錯事,兩造各在自己的成長背景中形塑對自我的定義和價值,皆有認為自己認為是對的事、應該去做的事、做了會有意義的事。然而,恰逢此時此地將兩方放在一起,而且是以父母與小孩的角色登場,讓所有人都是錯誤的推進者。這就像當鄭捷殺人案的檢討聲浪中,偶爾有句「錯的不是他,而是這個社會」,因為即便在尚未肇事之前阻止了他,依然會有其他的鄭捷出現。只要沒有根本式地解決問題,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衝突發生。

2.3.3 對話與理解

這就回到彼此的「初衷」,如果能用更柔性的作法與對方溝通並且理解對方,或許能化解慘烈的對撞。在父母一方,無疑是希望兒子成龍、女兒成鳳,而在他們的價值觀中,「唸大學」是個相對有保障的方式,這是他們過去成長經驗留下的影子;在孩子一方,則可能先是對這目標有不同的方法,像是成為網紅才能達成,但後來又對目標產生懷疑:為什麼我要成龍、成鳳?此時鴻溝開始分歧,父母認為他們是在為孩子好,而孩子則認為父母只是要他們成為父母心中的模樣,遑論唸大學有沒有意義。

筆者認為,兩方的確都沒有錯,然而仍須負擔更多的責任。孩子並不能只是空手說白話,好像成為網紅非常簡單,卻沒看見背後準備文案、企劃、設備等困難,更沒有考慮到自己有沒有能力駕馭;父母會擔心想當然爾是必然的,不過不該只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的夢想,而是幫助他去理解這些困難點,讓他明白所有的選項後交由他自己選擇。倘若彼時孩子仍然做出成為網紅的目標,做為父母已是仁至義盡的話,剩下的就也只能由孩子自己為他的選擇負責。當然,這裡特別澄清網紅並不是不好,而只是作為舉例上相對的反面論述,現實有非常傑出的Youtuber,如阿滴英文致力推廣英文教育和提攜後輩,或許下定決心後的孩子會成為下個阿滴。

2.3.4 教育

說到底,教育的本質是讓人自我成長與實現生命意義的過程,並不會有一個特定的行程可以直接參考。孩子受教育是為了找尋自己的目標,以及不斷嘗試抵達的可能,從一開始就不該限縮他的未來該怎麼走。而大學從古至今都是學術機構,集結優秀人才挖掘更多關於世界的真相,只是並非「所有人」的適合唸大學。假如將所有學生都送往大學就讀,尤其是如此多元且開放的社會中,絕對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,至少會剝奪一些人自我實現的機會。

3. 結論

透過不斷辯證的思路,唸大學並非如某些網路文章所言的毫無意義,那是撕裂兩代人的情感而不負責任的言論。一旦充分的了解前因後果與歷史脈絡,特別是對少數渴求知識與富有研究能力的孩子來說,唸大學是進入學術領域重要的一環,絕非培養基礎能力的場所。只不過,對於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,亦不能忽略引導與開發孩子的功課,要確實地讓他們明白自己有大學以外的選項。過去因為台灣其特有的文化背景,使得現在的社會處在相當緊繃的狀態,但是我們仍能夠選擇不互相傷害,而靠妥當的對話和同理共創未來。

Picture of 邱老師

邱老師

「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」
--《莊子˙大宗師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